發(fā)布時間:2016-02-26 08:44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侯姓的來源
一、來源有六。
1、源出倉頡。
據(jù)說世上第一位有名望的史官是黃帝的史官倉頡,是中國漢字的發(fā)明者,也稱蒼頡、史倉,又稱史皇氏,原稱侯岡。侯岡氏族居住于陜西涇陽一帶,經(jīng)歷堯舜夏商周,子孫分散,其后裔中有倉氏、史氏、侯氏、侯岡氏、夷門氏、倉頡氏等。其中一支侯氏移到華陽,今陜西洋縣北,春秋時東移到侯氏,今河南偃師東南的緱氏鎮(zhèn)。這支侯姓的歷史至少有4000年。
2、源出姒姓。
禹出自夏后氏族,姒姓,建立了夏朝。其后裔中有封于侯,因以為氏。此侯國之故地或在春秋時的侯氏之地,今河南偃師東南的緱氏鎮(zhèn),侯國應是夏商時小國。夏末國君桀有臣侯侈(一作哆),可證侯國在夏朝的存在。姒姓侯氏的歷史至少有4000年。
3、源自姬姓。
公元前806年,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鄭,在今陜西華縣東,史稱鄭桓公。鄭桓公之后為鄭武公,在東鄭即位,建立了鄭,都新鄭,即今河南新鄭。鄭武公之后為鄭莊公,莊公之弟叔段謀反,為莊公所伐,北渡黃河逃到共邑,今河南輝縣,史稱共叔段。共叔段死后,鄭莊公賜共叔段之子共仲為侯氏。共仲后裔侯宣多為鄭文公時重臣。這支侯姓有2700多年的歷史。
4、姬姓侯氏。
西周初,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,史稱唐叔虞,后改封晉侯,建都于唐,今山西翼城西。至春秋初期,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于曲沃,史稱曲沃成師,曲沃越來越強大,造成了晉國分裂的局面。又經(jīng)歷晉孝侯、鄂侯、哀侯、小子,到晉緡侯,于公元前678年被同族的曲沃武公所滅,史稱晉武公。晉緡侯一族出奔他鄉(xiāng),遂以爵號為氏。這支侯氏也有2600多年的歷史。
5、系出羋姓。
春秋時楚公族中也有侯氏。
6、出自外族的改姓。
由于北方的戰(zhàn)亂和外族進入中原,侯姓隨其他的華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東南遷移。中原百姓中開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,侯姓中也流入了鮮卑人的基因。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定居中原,改鮮卑族胡古口引氏、侯奴氏、渴侯氏、古引氏、俟伏侯氏等氏族均為侯氏,其族遂成為漢族,尤以河南郡望最為著名。
二、遷徙分布,聚集地
先秦時期,侯姓活躍于河南、山東、陜晉南部一帶。秦漢時期,由于中原戰(zhàn)爭頻繁,侯氏北遷河北、山西,西奔甘肅、寧夏。兩晉南北朝時,中原擴增了鮮卑族的侯姓,內(nèi)蒙古、遼寧地區(qū)侯姓隨之增加。同時,西北地區(qū)的侯姓,越過秦嶺進入四川、貴州、湖南、廣東,中原和山東的侯姓南下安徽、江蘇地區(qū)。到唐宋時期,侯姓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在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廣西等地。明朝永樂年間侯姓進入了臺灣。
宋朝時期,侯姓大約有34萬多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45%,排在第五十位。侯姓第一大省是山西,約占全國侯姓總?cè)丝诘?4%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、河南、湖南、陜西,這四省侯姓大約占侯姓總?cè)丝诘?4%,其次分布于山東、四川,這兩省的侯姓又集中了14%。全國形成了北部秦晉豫魯、南方湘川兩個侯姓人口聚集區(qū)帶。
明朝時期,侯姓大約有26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28%,排在第七十七位。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%,侯姓人口增長為負值,凈減少了8萬。面對戰(zhàn)亂和屠殺,受害群體首先應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,侯姓是北方地區(qū)姓氏,自然受到了慘重的損失。陜西為侯姓第一大省,約占侯姓宗人的17.6%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陜西、山西、浙江,這三省侯姓大約占侯姓總?cè)丝诘?4%,其次分布于山東、河南、甘肅、江蘇、河北,這五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3%。宋元明600余年,侯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,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和西部遷移。全國重新形成了北部秦晉豫魯、東南江浙兩大塊侯姓人口聚集地區(qū)。
三、郡望堂號
【郡望】
1.上谷郡:戰(zhàn)國燕時開始置郡,秦朝的時候治所在懷來東南。相當于今河北保定、易州、宣化一帶。
2.丹徒縣:秦置丹徒縣,既今江蘇省丹徒縣。此支為上谷郡分支,其開山始祖為東漢大司徒侯霸的后代。
3.河南郡:漢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,治所在洛陽。此支侯氏為北魏時鮮卑族侯奴氏、古口引氏等后裔形成。
【堂號】
卻幣堂和救趙堂:這兩個堂號有一個同一的來源,戰(zhàn)國的時候,秦國要攻打趙國,趙國于是向信陵君求救。信陵君沒有兵符,不能指揮軍隊,于是拿著金幣就找到侯贏,侯贏是一位71歲的隱士,職位是魏國大梁看門人,家里很窮卻堅決不要信陵君的金幣,他給信陵君出了一計,讓如姬偷來了兵符。侯贏又介紹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參與用兵,信陵君得到了晉國的兵馬,打敗了秦國,救了趙國。
四、侯姓血型:
侯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:O型占33.2%,A型占28.5%,B型占29.3%,AB型占9%。
五、當代侯姓的分布
當代侯姓的人口已達300余萬,為全國第七十七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24%。侯姓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、河北、山西三省,大約占侯姓總?cè)丝诘?1%,其次分布于遼寧、安徽、湖南、廣東、四川、山東、黑龍江,這七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6%。河南居住了侯姓總?cè)丝诘?2%,為侯姓第一大省。全國形成了北部豫冀晉、南部湘粵、東北地區(qū)三塊高比率侯姓區(qū)域。
侯姓在人群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地區(qū)。在豫晉陜、冀京津、遼吉、寧蒙黑大部、甘肅中部、青海東部、渝黔東部、山東大部、安徽北部、鄂湘大部、粵桂北部、云南南端,侯姓一般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?.33%以上,有的達到0.8%以上,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5%,居住了大約67.6%的侯姓人群。在蒙黑北端、山東東南、皖蘇中部、湖北東南、湖南東部、江西西部、閩粵交界地、廣東南部、廣西中部、云南中部、渝黔西部、四川、甘寧南部,侯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.22%—0.33%之間,以上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%,居住了大約23.7%的侯姓人群。
《侯姓的來源》由河南新聞網(wǎng)-豫都網(wǎng)提供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sbheb.com/xingzuo/xingming/340419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(jīng)豫都網(wǎng)(以下簡稱本網(wǎng)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(wǎng)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,本網(wǎng)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移除相關爭議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