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5-12-23 11:26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想知道你的姓氏的起源麼?別人問你墨姓是怎么來的你是不是會一時語塞?不用怕,美國神婆星座網(wǎng)小編為你整理出墨姓的姓氏起源。
墨(Mò)姓源出有五:
第一個淵源:源于姜姓,出自炎帝后裔夏禹老師墨如之后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
據(jù)史籍《潛夫論》記載:“禹師墨如。”
傳說上古時圣帝舜在位時,大水成災(zāi),經(jīng)四岳舉薦,舜帝任命鯀為水正,負責治理水患。鯀采取堵塞之法,結(jié)果越堵水患越大,反到淹死了很多人。舜依法殺了鯀,又改任鯀的兒子禹治水,那時禹僅只十七歲。面對如此重任,他感到了責任的重大。這時,有個炎帝神農(nóng)氏的后裔叫姜墨如,他見多識廣,就向禹建議采取疏導(dǎo)之法治理水患。姜墨如建議使禹茅塞頓開,經(jīng)過十三年的艱苦努力,終于平定了水患,禹因此拜墨如為師。
大禹的兒子夏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之后,敕封姜墨如的兒子姜胎初為孤竹國的國君,姜胎初就以父親的名字為姓氏,稱墨胎初,世代相傳為墨胎氏,亦稱墨臺氏,其后有族人省文簡改為單姓墨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據(jù)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記載:“本墨臺氏,后改為墨氏。”
姜胎初的封地原來在臺邑(今遼寧朝陽),時稱其為墨臺氏。在商王朝時期,墨臺氏的后代逐漸南遷,最終在孤竹(今河北盧龍)建立了孤竹國,國君叫墨胎。墨胎有兩個兒子,長子叫墨胎允,史稱伯夷;次子叫墨胎智,史稱叔齊。墨胎在逝世前遺囑要叔齊繼承君位,而叔齊卻要讓位于兄長伯夷,于是伯夷就逃跑了,叔齊因而也干脆棄位出外流浪,后雙雙侍于周文王姬昌。
到了周武王姬發(fā)出兵伐紂之時,伯夷和叔齊這兄弟兩人卻出來叩馬阻諫,認為以下伐上是為不仁。及至周武王滅殷商之后,伯夷、叔齊二人“恥食周粟”,而隱于首陽山(今河南偃師),僅采薇(大巢菜、野豌豆,或通稱能食的野菜)而食。當時有個婦人就指著他們吃的薇譏笑于二人:“子義不食周粟,此亦周之草木也。”二人羞憤,遂絕食而死,被其他人葬于首陽山(今河南堰師)。
歷代王朝對伯夷、叔齊二人推崇備至,稱其二人為“二賢人”、“二君子”,目的是要讓臣子忠實于王朝。后來唐朝時期的大儒韓愈、柳宗元都曾撰文稱頌。
在中國歷史上,惟獨西漢武帝時期的太中大夫東方朔對其不以為然。東方朔認為這兩人是“古之愚夫”,指出“賢者居世,與之推移,不凝滯于物!奔凑f這二人固守行將滅亡的事物而不變,屬于逆潮流作秀,算得什么賢人?
在墨如、墨胎初(姜胎初)、墨胎、墨胎允、墨胎智的后裔子孫中,多有稱墨氏者,世代相傳至今,史稱墨氏正宗。
墨氏族人大多尊奉墨如為得姓始祖。
第二個淵源:源于子姓,出自戰(zhàn)國初期哲學家墨翟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
墨翟,公元前479年~前381年,子姓,宋國人,傳說是春秋時期宋國貴族公子眱(目夷,即墨夷)之后,其家族到春秋末期已經(jīng)沒落為平民。墨翟創(chuàng)建了墨家學說,世稱墨子,是戰(zhàn)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學家、科學家。
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的末尾中特別提到:“蓋墨翟,宋之大夫,善守御,為節(jié)用。或曰并孔子時,或曰在其后!
公元前五世紀初,墨子出生在宋國(今山東棗莊木石鎮(zhèn))一個以木工為謀生手段的手工業(yè)者家庭。當時的社會是一個“處工就官府”的社會,即工匠處于官府的嚴格控制之下,隸屬和服務(wù)于官府,社會地位十分低下。而當時的工匠是世襲的,因此墨子從小就承襲了木工制作技術(shù),并由于他的聰明巧思,使他成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師和杰出的機械制造家,為他后來的社會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(chǔ)。
墨子精通手工技藝,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媲美。他自稱是“鄙人”,被人稱為“布衣之士”和“賤人”。漢朝時期的哲學家王充甚至說: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。墨子曾做宋國大夫,自詡說“上無君上之事,下無耕農(nóng)之難”,因此是一個同情“農(nóng)與工肆之人”的士人。墨子曾經(jīng)從師于儒者,學習孔子之術(shù),稱道堯舜大禹,學習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春秋》等儒家典籍。但后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,最終舍掉了儒學,創(chuàng)立、形成和發(fā)展了自己的墨家學派。
墨子“好學而博”,并且是個以天下為己任、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。孟子對他這種“士志于道”的精神還是十分贊揚的:“墨子兼愛,摩頂放踵利天下,為之”;莊子也由衷地稱贊:“墨子真天下之好也,將求之不得也,雖枯槁不舍也,才士也夫!”
墨子洞察到人性的弱點,其著作《天志》、《明鬼》宣揚敬天事鬼,以震懾當時權(quán)力不受約制的天子國君,遂形成墨家宗教觀,也因此受到后人的曲解與批評。王充在撰著《論衡》一書時,狠狠批判了墨子的宗教觀。但無論如何,墨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無疑占著極重要的位置,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極杰出的優(yōu)秀人才。
《墨姓的姓氏起源》由河南新聞網(wǎng)-豫都網(wǎng)提供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sbheb.com/xingzuo/xingming/298505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(wǎng)版權(quán)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(jīng)豫都網(wǎng)(以下簡稱本網(wǎng)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(wǎng)自有版權(quán)作品。
2、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(quán)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,本網(wǎng)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爭議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