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4-07-22 11:18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
父母著急為孩子找對象也不是什么新鮮事,但為了鼓勵孩子去相親,一些家長甚至動用了經濟手段,去相一次親,開出幾百元的價碼,對這樣的“囧事”,您又怎么看呢?
讀者故事
“給錢鼓勵相親,真棒的老媽!”
“老媽逼我相親,我簡直不勝其煩。在我多次拒絕之后,老媽開始明碼標價,開價從300元到500元,以此鼓勵我去相親!真棒的老媽!”近日,25歲的李小姐在朋友圈吐槽自己被逼去相親的囧事。她稱:“家里看到我這個年紀還沒談戀愛特別著急,媽媽還發(fā)動親朋好友幫忙介紹。前段時間有個親戚說要介紹個男生給我,于是媽媽就讓我去見一下,一開始我當然是拒絕的,但是媽媽竟然提出每次相親給300—500元,于是在錢的誘惑下,我答應去相親。我不能跟錢過不去,畢竟這錢能抵得上我?guī)滋斓墓べY。”當李小姐把相親囧事放上網后,她身邊的朋友紛紛點贊,稱父母為了讓孩子相親真的是絞盡腦汁,還有的稱“找到了一條發(fā)家致富的新路子。”
勸說相親
父母苦口婆心
現(xiàn)在,有越來越多像李小姐媽媽這樣的家長,為了讓孩子去相親,想出了各種奇招,從開始的苦口婆心到后面的“三十六計”,真是這斗智斗勇。
出親情牌
今年23歲的周小姐是個崇尚自由戀愛的人,所以明確和父母說不愿意去相親,但是父母總是找各種理由把她“騙”去相親。
有一次,周小姐的媽媽打電話說有急事,讓她必須回家一趟。當她坐了幾個小時的汽車回到家里時發(fā)現(xiàn)一切如常,詢問家里的情況,她媽媽居然拉著她的手鄭重地說,小姨給介紹了一個男士,然后噼里啪啦把條件列了出來:比她大三歲,是一名高中老師,工作穩(wěn)定,老實可靠,家里沒負擔。最后叮囑她一定要好好把握。“我當時就跟老媽翻臉了,大老遠請假回來居然是為了相親……”周小姐氣憤地說。
從那以后,周小姐說,每次家人安排的吃飯都無法逃脫相親二字,“去親戚家里吃頓飯、去外面見個朋友,都會被安排成相親活動,那種感覺就會讓你對愛情不再抱任何希望。”她無奈地說,有一次姑姑打電話讓她過去吃晚飯,說是姑丈的生日,讓她一定參加。當時她滿心歡喜地給姑丈準備生日禮物,但是當她到了姑姑家時,發(fā)現(xiàn)除了家人外,還有另外一名男客人,姑丈熱情地給她介紹說這是他老朋友的兒子。在接下來的晚飯中,大家都是圍繞著他倆的問題在討論。整頓飯她吃得味同嚼蠟,對那位男生更是不想搭理。后來回家一問才知道,那天不是她姑丈的生日。
使苦肉計
陳小姐今年30歲未婚,在此之前她曾經談過一段很長時間的戀愛,后來分手了,從那以后,她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男朋友,為此,她的父母像熱鍋上的螞蟻,每次遇到朋友就會提到自己有個單身的女兒,然后詢問身邊有沒有合適的男士可以介紹給陳小姐。剛開始,陳小姐并沒有馬上拒絕,但是在多次相親無果,再加上父母每天都在耳邊嘮叨,于是她對相親就產生了抵觸的情緒。父母起初對她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列舉一些年紀大了需要有一個家庭,誰家的媳婦又生孩子了,然而說到傷心時,她的父母更是搬出“怕他們老了之后沒有人照顧她,要她趕緊找個男朋友”的理由。以上的說辭都不奏效后,父母拿出“殺手锏”——苦肉計,每次都說自己身體不舒服了,都是因為擔心她的終身大事而生病的,只有她去相親,找到合適的人結婚了,他們才能安心。出于對父母的孝順,陳小姐最后還是接受父母的安排去相親。
特愛念叨
在南寧工作的謝先生今年26歲,來自農村的他家庭特別傳統(tǒng)。每次回家都是家里念叨的對象,并且在他家鄉(xiāng)像他年紀差不多的男生大多數(shù)都是孩子他爸了,所以每逢過年過節(jié)回家“看對象”比吃飯還要重要。
有一次謝先生回家后跟一個女孩相親,才認識3天,他的父母就提出讓兒子去女方家拜訪,希望兩個人能盡早定下來,馬上結婚,他們可以早點抱上孫子。后來因為女方家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,同時兩個人了解不深,于是兩人的感情也無疾而終。之后經歷了多次的相親后,謝先生表示自己已經對相親麻木了,很多時候是為了應付父母而去看一下,但更多時間他寧愿一個人待在南寧不回家,跟朋友們在一起。這時候父母就會一天打幾個電話催他回家相親。
戰(zhàn)略伙伴
29歲的呂先生是單身漢,他的父母每個周末還打印了他的詳細資料,如工作、收入、身高等,去公園參加那些父母幫孩子找對象的相親會。也就是在那里,他媽媽和另一名女生的媽媽“對上眼”了,在互換了呂先生和那個女生的照片后,兩位媽媽越來越覺得兩個人合適。那段時間,呂先生每天看到媽媽早出晚歸,后來從爸爸那里得知媽媽每天去公園,就是希望能了解對方孩子更多的信息。一個月之后,呂先生和那名女生在媽媽的努力安排下見面了,兩位媽媽極度想撮合兩人,很大部分原因是她們在為孩子安排相親的過程中,相見恨晚,成為了要好的朋友,更想成為親家。然而,不管她們多么努力地安排呂先生和女生見面,但是兩人并沒有看上眼,不過后來發(fā)展成了好朋友,而他們的媽媽,也開始協(xié)同作戰(zhàn),交流經驗,互相為彼此的孩子找身邊的優(yōu)秀相親資源。“現(xiàn)在我媽媽操心我的同時還幫她物色身邊看有沒有合適的男生,而她媽媽也一樣,不僅要幫女兒找,還幫忙打聽女兒閨蜜的情況,有合適的就介紹給我認識。”
逃避相親
子女有招
正所謂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”,在相親過程中,很多為了逃避家里多方面的相親壓力,不得不采取各種措施隨時應對可能出現(xiàn)的狀況。
機智派
24歲的唐先生說,父母每次安排相親,他都會找各種理由拒絕,比如父母幫約定好了見面地點,他會找各種理由,以工作忙或者加班不去,要不就讓自己的朋友代替他去。雖然回去會被數(shù)落,但是他會給媽媽做點好吃的,再陪爸爸下下棋,嘮叨嘮叨就過了。“更有趣的是,我以前還叫我一個女性朋友假裝我女朋友,給我媽打了一個電話,那段日子就沒有被壓著去相親,不過后來我媽天天讓我?guī)笥鸦丶遥瑢嵲谘b不下去了,只好說已經分手了。”唐先生說,七夕又快到了,還沒有女朋友的他估計又要被催了,但他相信真正的愛情會在生活中不經意地出現(xiàn)。
順從派
“我現(xiàn)在基本是上班屬于‘副業(yè)’,相親變成‘主業(yè)’了。”今年28歲的高小姐每個月她都要參加家里人安排大大小小的相親,現(xiàn)在她對相親已從被動化為主動。說到其中的原因,那就是既然還沒找到合適的男朋友,那么就先接受父母的安排,還有一個原因——高小姐是“月光族”,每月買衣服和聚會差不多花光工資,本來在家經常受父母的念叨,但是她接受父母安排的相親后,他們還會無形中“討好”她,不僅支持她買衣服、化妝品,去相親一次還會給一些獎賞,比如不用上繳工資、不用洗衣服、做飯。
敷衍派
“每次去相親我都給敷衍下去,但是不知道這樣做還能堅持多久。”說起相親,已經跨入而立之年的蔣先生特別有感觸,父母見他現(xiàn)在還沒女朋友,剛開始還只是打電話催他,但是看他無動于衷,之后開始發(fā)動全家給他介紹對象,安排的相親會也沒有停止過。“我的工作多數(shù)在工地,所以每次他們叫我去相親,我都是推說工作忙,如果真的要去,我每次就去坐5分鐘就趁機接電話走掉,再打電話給那個女生解釋一下。“其實我碰到的很多去相親的女生都是不樂意的,所以兩人一合計,回去就說不合適,父母也沒什么辦法。”
編后:
相親,對如今的未婚男女來說,似乎已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,對上文讀者的相親故事,你有何想說的?或是你也有著自己特別的相親故事,歡迎您撥打欄目記者電話,或以短信方式留言,暢談您的看法。您也可以加入本報征婚交友QQ群,和大家一起聊聊,關于單身、關于相親、關于父母催婚的那些事兒。
《母親為讓女兒相親明碼標價 見面1次最高獎勵500元》由河南新聞網-豫都網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sbheb.com/gsh/qghy/42917.html,謝謝合作!
豫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未經豫都網(以下簡稱本網)許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自有版權作品。
2、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以及由用戶發(fā)表上傳的作品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(lián)系本網,本網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。